陈庵

2017-06-01 09:44: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陈庵原在泰州东门大街南侧,是明代陈佞佛所筑的家庵。所谓家庵,系指旧时大户人家,为家中出家修行的人而建造的小庵。此类家庵,各地比比皆是。但泰州陈庵,却非同一般。陈庵始建时,明魏国公徐中山(达)为庵题写门额,后书法家董其昌又为其题写了门榜,可见规格之高,影响之大。清康熙十五年(1676),泰州安丰场著名诗人吴嘉纪,曾寓居陈庵。吴嘉纪(1618—1684),一位生活在明末清初海边烧盐灶丁中的诗人,清灭明的惨痛与盐民的悲惨辛劳,铸就了诗人的特殊气质。他的“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是穷苦盐工的千古绝唱。当年高邮堤决口数十处,宝应、高邮、兴化、东台、泰州里下河地区成为一片泽国,吴的住房被大水所淹,家中的藏书全被大浪卷走,只好带着家眷从安丰逃难到泰州,当时就暂住在东门陈庵里。吴在《初秋作》诗中说,陈庵在泰州城的东边(实为东南隅),地方偏僻,人烟稀少,如同荒凉的山村,野草长得遮没了僧舍。当他登上泰州的城楼(当是东门)时,所能看到的是一片漫天洪水,那些逃难的难民们,挤住舟中,其状惨不忍睹。继吴嘉纪之后的康熙二十七年腊月,戏剧家孔尚任又曾居住在陈庵。孔在其所著《湖海集》中,专门写了一篇《陈庵记》,记其始末:“予始至泰州,不知所谓陈庵者。有司为予安公廨,供张衾绸,饮食盥洗之具无不全。旬日之间数易以新者。渐而怠焉,于其敝也,始易之。渐而厌焉,虽敝亦不复易矣。渐而恶焉,凡所安之公廨,及供张之具,新者敝者,悉夺去。予茫茫无所之,乃僦居于此庵。”这是一段颇有戏剧性的描述。孔尚任(1648—1718)是孔子的64代孙,康熙南巡时,被荐举到御前讲经,大受赏识,由布衣一跃而成了国子监博士。康熙二十五年秋天,孔尚任又以一个小小的学官出任钦差,协助工部侍郎孙在丰治理淮扬七邑的水患。他怀着感恩图报的心情,拯民于水火的愿望,信心十足来到淮南。在淮扬治水期间,他尽忠职守,备尝艰苦。终因官场治水方案分歧,孙在丰的治水方案被否定,孙受到降职处分,致使“下河前工,付之东流。” 孔的满腔热情被冷酷的现实弄得化为乌有、烟消云散。从康熙二十五年到二十八年前后三年的治水期间,孔尚任驻节泰州的时间最长,他说:“予出使三年,居海陵(泰州)者强半。”据杨本义先生的文章说,孔尚任在泰州先后住过泰州州署、大林桥西北宫家园、许漱雪寓所隔壁、泰山东侧五藉园、陈庵5个地方。当他住在陈庵时,陈庵已破败不堪,只剩下一座“藏经楼”,连围墙都没有。他的官越做越冷,生活也越来越苦。从住房到生活必需品经历了地方官敬、怠、厌、恶几个不同的阶段,最后栖身于一座破庙之中,出无车,食无鱼,一天三餐总难以维持,只好减去中午一餐,后来竟然一天只吃一顿,无奈之下只有向别人索金、乞米、告贷,甚至典羊裘、典葛袍。日子虽然艰难,但他恪守“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训,始终坚持廉洁的操守,“几条穷骨,一段铁肠,愈冷愈坚,愈饿愈劲”。他的一首《乞米行——寄谢俞锦泉中翰》诗,这样描写他当时窘境:“忧道忧贫古难兼,风雨满天须早起。吾生两餐非偶然,得之不行辨欲理。清心历数古时贤,岂必乞食即可耻……炊烟高起过鸦惊,诸仆匆忙心眼悦……”孔尚任在泰州并不经常与达官显贵往来,却最爱和一些明朝的故臣遗老在一起,以文会友,为他写作戏剧名著《桃花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而寓居陈庵的艰难,也为他看透世态炎凉,创作桃花扇添加了刻骨铭心的亲身感受。自孔尚任之后,陈庵逐渐被人忘记。过了一百多年,在道光年间,泰州有位名叫夏荃(1793---1842)的学者,根据孔尚任的《陈庵记》,“遍探城南古刹,有报恩庵老尼者年七十余,(说)故陈氏女告余,城东南有陈家庵,一名藏经院”。依老尼所示,找到了“古藏经院”,就是当年的陈庵。其时已改名为“十方庙”,《陈庵记》里的楼屋已不复存在,“大门屋三楹,即为楼架所改。”“欲求昔年楼基榜额,如记所云,故井遗灶,废瓴断甓,均不可得”。夏氏不胜感慨:“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特详说之,俾后之过其地者,知为名流旧馆,未始非斯庵之幸也。”又过了一百多年,到了1984年,泰州市举行全市文物普查,文物工作者依照夏老先生的记载,到东门大街进行调查,确已无人知晓陈庵位于何处。幸好也遇到一位老尼,说她原来出家时的庙里挂有一块“藏经禅院”匾。其庙的位置,与孔尚任和夏荃所记城东南完全相符,这才让我们这代人知道了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陈庵。此时陈庵已成了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前后两进,中有天井,左右为厢房。前面是正殿,硬山屋面,面阔三间12.15米,进深6檩前带船棚轩7.85米,时为生产队的幼儿园。后面的房屋和两边的厢房已改作民居,西边的厢房就是那位老尼的住所,天井东北的一口古井,大家公用。不久,陈庵被公布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泰州拓宽迎春路,陈庵位于拓路的范围之内,市建设部门承诺拆迁保护。但在拆迁时,因其木料较大,梁架较好,被农民工当作大户人家的好房子突击拆除,弄走木料。虽经追查,终未能如愿,甚为可惜。好在市文物部门还存有陈庵档案,内中有测绘图纸和照片,将来如果重建,还有稽考。
 
                                                 (黄炳煜)
 

相关热词搜索:陈庵

上一篇:松林庵
下一篇:青莲庵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