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真殿

2017-06-01 09:52: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上真殿,是旧时泰州城规模较大、塑像较多的专门祭奉真武大帝的有名道观。它又称“中天滋庙”。与“南天滋庙——净因寺”和“北天滋庙——永宁寺”在南北一条轴线上。故址在天滋亭西侧原人民立体声影剧院附近,门前北城河流过。
  上真殿分东西两部,西部为主体建筑,首进原为山门,康熙四十六(1707)年关闭,改从东部原查宰相府出入。光绪初年,殿宇焚毁,后经住持王蕴卿十多年苦心募修,于光绪十四年(1888)修竣,规模较大。殿中屋宇根据处地南低北高的地势建造,逐渐升高,入殿给人有步步登高之感。主殿在西部一条主轴线上,前后三进,依次是山门、二殿、大殿;在二殿正中,供奉真武大帝立像,东西两侧塑有风、云、雷、电四神像。只见大帝脚踏龟、蛇,披发仗剑,似有布道雄风。大殿传为查府原建筑遗存,仿金鸾殿建,造型宏伟,据民国年间州人陆诠从殿上的“海波回龙瓦”考证,为宋代建筑。大殿正中供奉身着帝王服的真武大帝坐像,手托天盘,左右为捧剑执令二侍童,东、西两侧有三十六天罡及马魍、无以明、温琼、岳飞四神像。大殿正檩悬挂“道符颛顼”匾额,梁枋上悬挂“北极天宫”匾额,左右柱联为“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均为苏轼手书,其它专门殿宇供奉各自主神像。配殿共五进,在主轴线东侧,由南向北依次是大门、灵官殿、灶君殿、关帝殿、文昌楼等,全观殿宇共48间半。殿后院中还有宋井一口。
  民国期间,殿宇已被逐渐移作他用,“泰报”曾设其内,后又成了香烟、火柴、五金小市场,但建筑尚还完好。1953年因建人民剧场(后改为立体声电影院),原殿宇建筑全部被拆除。
  道教宣传“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属水,故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诞之日,真武庙奉祀祝诞祭典。故上真殿香火较为旺盛,斋樵活动多。每年春节还有庙会,正月十三至十八放屏灯,屏灯内配《二十四孝》绢绘彩图,屏灯吊挂在灶王殿二檩上。每当殿内有节庆活动,其民间小吃、杂耍,如摇碗、掷蛋、拉洋片、打五音等也齐聚热闹。特别是道士的吹打音乐,代代相传,远近闻名,至今仍活跃于民间。
  道教典中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 ,托生於大罗境上无欲天宫, 凈乐国王胜皇后之子 。长成后舍家辞父母 , 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下诏,封为太玄,镇於北方。北为玄武,原是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 之形如龟、蛇,故上真殿二殿塑像脚踏龟、蛇。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於终南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 1 0 1 4 )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後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徽宗、钦宗等屡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 1303)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明成祖崇奉真武,当时就连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 都建有真武庙 ,供奉真武大帝像。永乐十年(1412)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20馀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也才有了今天武当山的宝贵的建筑遗存。
                                            (李峋)
 
 

相关热词搜索:上真

上一篇:斗姥宫
下一篇:红 (万)字会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