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名文化 > 海陵区文脉 > 闺秀画家石静娴 作者:李晋

闺秀画家石静娴 作者:李晋

2017-04-27 14:35: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民国泰州闺秀画家石静娴的花鸟作品,造型雅致逼真,色彩清新明丽,画笔中倾注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非凡领悟力。
        石静娴(1896—1958),原名淑仙,因嫁宫姓夫婿,惯称宫石静娴、宫淑仙。她出生泰州石氏家族。石静娴同父异母的弟弟就是集诗人、书法家、音乐家于一身的石林。
        石静娴的父亲石雁卿比较开明,在石静娴儿时,除教她读书和写字外,还培养她对书画的兴趣。民国早年,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有了较快发展,十九岁时,石静娴赶赴成立不久的南通女红传习所求学,该校为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刺绣大师沈寿担任所长兼教习,开设有刺绣、绘画、书法、音乐等课程。石静娴在传习所勤奋学习,练就了扎实的美术功底。
        从传习所毕业回泰后,石静娴和青年才俊宫木华喜结良缘。宫木华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是一位杰出的土木工程专家。婚后,宫木华在外从事工程基建,石静娴在家打理家务。1921年,小校场内成立美德女校,石静娴担任女校教师,从事刺绣和美术教学,在六年左右教师生涯中,石静娴培养了诸多女子刺绣人才。
        1926年,南京兴建安葬孙中山先生的中山陵,宫木华成为工程技术管理团队中的一员,为照顾丈夫,石静娴后也来到南京。1929年,陵园竣工,宫木华仍旧以工作人员身份居住在陵园,石静娴陪伴左右,闲暇时,常以刺绣和绘画消遣时光。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宫木华携石静娴返回泰州,在县政府内任职,他和石静娴的寓所在打靶巷内,与画家凌文渊居所相邻。凌氏精于花鸟,笔墨功夫精湛,画风奔放洒脱。宫木华和凌文渊多有往来,石静娴借此得到了凌氏的指点,她的画技日益精进,所绘多幅作品参加了地方书画展和赈灾义卖活动。
        和旧时多数闺秀画家一样,绘画不是石静娴的谋生手段,她早年的时光多在家中度过,如若碰到熟人上门向她求画,她便会精心绘制慷慨相赠。相夫教子之余,石静娴一直没有放下画笔,她几乎每天都会腾出时间精研画技,和霍然等画家有所交往。她和女画家包继云关系尤深。包继云终身未嫁,后在泰州绣服厂专职设计,1963年,包继云的花鸟和朱玉梅的花卉一同入选了江苏省第二次妇女美术作品展。
        石静娴的作品,以梅花、荷花、紫藤居多。她最为擅长绘制的是紫藤,建国后,当选为泰州市政协委员、第四届妇联代表的石静娴常和金野樵、潘觐缋等书画同道在文化馆切磋技艺,晚年她的笔墨更显老辣醇厚,还应泰州财政局邀请,绘制大幅《紫藤图》,在这幅有着“紫气东来”吉祥寓意的画作中,紫藤藤蔓虬劲古朴,上下弯曲延伸,气势恢宏,洋溢出植物强大的生命气息。此画悬挂财政局多年,很多看到画作后的人都对其精湛的画技由衷感到钦佩。
   旧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社会标准桎梏下,成长为一个才女殊为不易。而在民国时期,泰州却涌现出了石静娴、尤孟琴、韩佩芬、包继云、朱玉梅、周璟、李馀庆等一大批女画家,这反映了泰州社风的开明及文化底蕴的厚重。

相关热词搜索:闺秀 画家 作者

上一篇:“文人侠者”武简侯 作者:李晋
下一篇:王天恨与《消闲周刊》 作者:李晋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