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名文化 > 海陵区文脉 > 海陵春节民俗活动撷萃

海陵春节民俗活动撷萃

2017-05-22 11:23: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着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正月初一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春节期间,古海陵地区的旧习俗中有许多禁忌,诸如大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不喝汤,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如送灶、掸尘、守岁、压岁钱、贴春联、贴福字、接财神、 贴春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送灶  送灶又称辞灶,是送灶神上天的民俗活动。灶神本来在中国是家庭祭祀的对象之一,由主持厨房大政的老妇主祭,后来演变成家中的重大祭祀。灶神很早就进入道教神谱,称东厨司命,后升级为帝,号东厨司命大帝。传说灶神的生日在八月三日(又有说是十五日),该日家家点灶灯祭灶。但现在说的辞灶、接灶却是过年习俗的一部分。原来,依照《抱朴子内篇》的记载,灶神平时有监察下民的职责。该户人家的功过善恶,都要定期报告天庭,上天则依据其报告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一般认为他上天的日子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有人认为是在二十四),届时便要好生欢送;他上天述职之后,于除夕回来,是时当然必须欢迎。前者为送灶,又称辞灶;后者则是接灶。在民间的灶神旁边经常有的对联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灶神一般用纸绘成,称为灶马。平时贴在灶上神龛中,送灶时将它揭下,用火烧之,让灶神乘烟上天,目的是祈求来年过得平安祥和。 灶君上天述职完毕,回到各家为他预备的神龛,这是当然要迎接的。一般是上供品,放爆竹,而最主要是贴上新灶马。这灶马,有灶君独个儿的,更多的是同时与他并肩画着灶奶奶。二老被安置于粉刷一新的神龛中,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宫中。灶神的宫殿其实很简单,就在每家每户的灶上留一个小龛,两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里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平安、和顺的美好而又朴实的愿望。 
  送灶又称过小年。灶君生日时,人们在厨房尤其是灶上点灯,以示祭祀的习俗,称为点灶灯,也是敬奉灶神的意思。现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了原来那种砖泥砌的灶头,所以不再贴灶马,但是在辞灶的日子,人们仍然会在厨房里早早地点上灯,放几响鞭炮,也算是心到神知。
  掸尘  按民间的说法,是为掸尘去秽迎新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以后,人们忙着准备过年了,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掸尘,又称扫尘。古时候每逢岁末年终时,家家都要举行“岁终之大祭”的庄重腊祭,答谢神与列祖列宗的恩赐,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丰衣足食。为了表示敬重神灵祖宗,腊祭之前,都要掸尘洒扫,清除污秽垃圾。“尘” 与“陈”谐音,为迎接新春掸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驱除病疫的祈求。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今天,人们守岁大都是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午夜时分,辞旧迎新的钟声敲响,荧屏内外,爆竹声中辞旧,伴随着《难忘今宵》的欢快乐曲,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分享一空,才呼笑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炮竹迎新春,家家忙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据史书记载,“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系五代十国后蜀君主孟昶所写,距今已有1300多年。该联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10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4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北宋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
  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种地方。一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个地方是在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在民俗里,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倒贴,尤其是在门上。大门上的“福”字应当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应当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如果在门上倒贴“福”字,头重脚轻,便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如果随意以倒贴“福”字为趣事,是轻率地对待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因此,应当正确地看待和对待倒贴“福”字的风俗。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于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接财神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奉。财神爷也有文武之分。“文财神”指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武财神关圣帝即三国时代的关羽。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正月初五子时刚到,家家户户祈求财神的鞭炮齐鸣,响彻云霄,期盼财神爷的降临,来年行大运,发大财。这反映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有一首竹枝词写到:“财源滚滚人心愿,为抢头神早起床。献礼焚香鞭炮放,虔诚祭拜望兴昌。”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迎接财神。店门刚开,就有送财神的人手拿一张纸印的财神在店堂里大声喊叫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店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像的人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诸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这才连声道谢,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天上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相关热词搜索:海陵 民俗

上一篇:泰州京剧票友谈
下一篇:海陵庙会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