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名文化 > 专家说地名 > 泰州口语中的戏曲文化痕迹

泰州口语中的戏曲文化痕迹

2017-05-22 09:44: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泰州老一辈人口语中,某些话在我们耳中重复多次,有的还被年轻些的泰州人传承了下来,也放在口语中运用,虽然运用者未见得就能解释清楚这个口语词汇,但用得却是一点儿也不错,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我寻思,暂举出这样几个,它们都是传统戏曲词汇,可见传统戏曲文化曾在泰州的历史社会生活中有着相当的影响。
  一,“出”。例句:1,你这为叫哪一出?2,刚才办公室里那一出你没有看到呢。
  这两句话,泰州人一听就懂,其中有个词“出”,来自古代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说,“出(繁体作‘齣’),传奇剧本结构上的一个段落,同杂剧的‘折’相近。某些情节集中的的‘出’,有时也可单独上演,称折子戏。”可见,泰州人口语中的这个“出”字,用得准确,是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比喻为一出戏,把当事人比为剧中之演员,含有“人生舞台”的观点。说到“折子戏”,人们都知道,是从一部大戏中抽出来单独演出的戏,比如,《智斗》就是从《沙家浜》里抽出来的一场戏。其实,这个“出”字,不仅可指一部大戏中的一场戏,也可指一部大戏的全部,比如,“昨晚我在大剧院看了一出好话剧”,这就是指整部的戏。
  二,“科”、“科功”。例句:1,你说话才发科呢。2,老张说话科功得很。
  这两句话,泰州人口语中使用时,一般都意会到“发科”、“会说科功话”是幽默、滑稽、荒谬、说笑话的意思。《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说,“科,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打科、见科’。插科打诨,指各种使观众发笑的穿插,‘科’多指动作,‘诨’多指语言。”由这样的解释可知,泰州人口语中对“科、发科”的运用完全符合该词原意。说话发科,即说话惹人发笑,或说的话荒谬可笑。会说科功话,就是有说话惹人发笑的本事,如果较委婉地说,“你这话才发科呢”,一般是批评对方刚才说的话不正确以至荒谬。就是说,随着语气不同,意思亦有所不同。而戏曲舞台上的各种人物有时都不免需要这么幽默一下,以活跃剧场气氛,但必须与剧情吻合。
  元杂剧《墙头马上》,[做见旦惊科,云] 呀,一个好姐姐!是写裴公子猛然见到李千金小姐,发出了惊叹。同样,[正旦见末科,云] 呀,一个好秀才也。是写小姐李千金抬头看到裴公子,发出了惊叹。这里,“做见旦惊科”、“正旦见末科”就是要求角色必须在舞台上做出乍然看到对方并且一见心动的样子,也就需要一种表演才能,这种才能,就是“科功”。可见,咱们泰州人口语里的“科功”二字,用得也极准确的。
  元杂剧中这个“科”,到了明清传奇剧中写作“介”,比如,《桃花扇》第四十出《余韵》写柳敬亭唱了长长一曲之后,剧本有提示[唱完放弦介],就是叫演员在唱完这曲后,要做一个放下手中乐器的动作,然后再说话,说的是一句谦词:“出丑之极”,这就很有生活气息了。剧本提示中这个“介”,就相当于“科”,犹如提示[唱完放弦科]。可见,泰州人口语中的这个“科”字,还是比较古的呢。
  三,“脚色”(“角色”)。例句:1,你说他呀,好脚色。2,想不到他家里出了这个脚色。
  泰州人口语“牛角”音如“牛阁”,而不是如普通话的音“牛脚”,但是,偏偏在“你说他呀,好脚色”这样的口语中,音却如普通话“角色”之“角”。《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说,“我国古典戏曲把剧中人物称为‘脚色’,近代现代戏剧则多用‘角色’一词(可见在这里‘脚’与‘角’相通)。传统戏曲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等,划分人物类型(即角色类型),一般男子称生或末,老年妇女称老旦,粗豪男子称副净或架子化脸……。”泰州口语中这句“他呀,好脚色”,可为褒义可为贬义,但都是把生活中人的比作戏剧中的人,用戏剧的眼光观察生活。“出脚色”也是戏曲词汇,指人物(角色)上场,所以泰州口语中“他家出了这个脚色”,用词也很准确,人从家里走到社会上去但任某种工作,做出了某种行为,成了社会上某种人物,犹如舞台上某人物出场做出了某种表演一样,这种表演说明着他是何种角色,正面的或反面的,高大的或渺小的,悲剧的或喜剧的。
  四,“关目”。例句:1,不要做这个关目了。2,你这做的啥关目山儿。
  泰州人口语中的“关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说,指“剧本的结构、关键情节的安排和构思。元杂剧剧本往往冠以‘新编关目’字样。”至今,人们以“剧目”统称戏剧剧本,仍使用着“传统剧目,新编剧目,剧目工作室”这些名称。所以,泰州口语对“关目”一词的运用,也很准确,指情节安排,安排之前当然就有构思,“不要做这个关目”,就是“不要这样做”的意思,有指出过于人为或过于做作之意,认为还是朴实、本来面目、是啥就是啥为好。我想,“关目”一词主要还是指情节,比如,我们说“武家坡”这出戏,就是台上扮演薛平贵、王宝钏的两个演员在那里做关目,真是把可想象的关目都做尽了。
  泰州口语中又有“关目山儿”一词,这个“山儿”似只为一种尾音,有强调之意。到底该怎样写这个尾音,我写成“山儿”,是泰州口语之音,其实恐当写为“色儿”,而泰州口音读成了“山儿”。古代戏曲中的“色”,有角色之意,指人物,当然也指人物的特点,如“参军色”,指“宋代宫廷乐舞的引舞人”;“把色”,指“宋杂剧、金院本演出时的乐工。元明杂剧《蓝采和》中所载艺人有‘王把色’。”《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描写当时戏剧演出,有这样的句子,“头一个装外的……第二个戏色的……第三个末色的……第四个净色的……第五个贴净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劈门面搭两色蛤粉,裹一顶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剌剌塌塌泼戏袄。”这里提到的是剧中五个演员,角色都不一样,第五个是小丑,“色”是角色,有“样子”之意,正如佛教里“色空”二字对举,空指无,色指有,就是有外在的物质性的东西。所以,泰州口语中之“关目山儿”,大约即“关目色儿”,用语气将前面“关目”一词强化了一下。
  暂且举这四例,以抛砖引玉。泰州口语中还经常生动灵活地用着“黄腔”、“帮腔”、“打闹台”、“草台戏”等戏曲词汇,短文兹不一一说它们了。

相关热词搜索:泰州 戏曲 口语

上一篇:泰州的酒
下一篇:巨帙精品写画史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