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名文化 > 专家说地名 > 泰 州 的 水

泰 州 的 水

2017-05-22 09:19:2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泰州是一座与黄海、淮河、长江三水相生相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灵魂。泰州的成陆、发展一直与水一路同行。
与水相伴
  今天的泰州大地,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涛声漫境,潮起潮落。约在7500年前,沧海变成桑田,泰州象一座伸向海水中的半岛,出现于祖国的黄海西岸。无垠的大海造就了泰州大地,奉献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诞生了泰州先民,并且培养了泰州先人们海一样的胸怀,祖国的黄海文明,就这样从古老的泰州开始诞生。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吴王夫差在邗邑筑城,开凿邗沟,引长江向北接上淮河,江淮之间水路遂通。西汉初年吴王刘濞从邗沟开挖支河,由茱萸湾向东经泰州达如皋,延袤四百余里,名曰运盐河。运盐河从西向东至泰州后继续东流,在解决了海边盐场盐运通道的同时,也将淮水带到了泰州,沿河两岸特别是河的南岸得到了淮水的浇灌,成为肥沃的农田,从海水里成长起来的海陵,又得到了淮水的滋润,增加了新的活力,为最初县城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摧生出海陵县的诞生。
  泰州成陆以来的数千年间,我国的第一条大河——长江,从州城南边的口岸擦肩而过,奔腾不息流向大海。元朝末年,朱元璋大将徐达从江边的口岸,开南官河通到泰州。姗姗来迟的长江水,终于流到了泰州城南,在今滕坝附近与运盐河相接。长江水眷顾泰州,江淮二水在泰州融为一体,更加丰富了泰州过境的水资源。泰州城南的江水与淮水,水位较高;泰州城北地势较低,水位较低,在城南与城北的高低水位之间,形成1米左右的水头差。明洪武年间,在城北东西两边的草河与稻河头分别筑起了一座土坝,将高低水位隔开,形成了上河与下河两支水系。上河通江、达海、接淮,水资源丰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下河通往里下河地区,河网密布,是著名水乡。泰州成了上河与下河的分界线,里下河通江接海的门户,被前人称赞为“天建地设”。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用粮食换盐票的措施,让商人将粮食运到边防部队,取得盐票到盐场支盐,大大地剌激了盐的生产与运输。永乐二年(1404),泰州通往东台连接盐场的泰东河开挖而成,给淮盐运输增加了一条水上便捷通道。原来淮南盐场中特别是泰州中十场的盐船,都得绕路从盐场运出,泰东河拉近了泰州与盐场的距离。运盐的船可取近路,从串场河经泰东河进入泰州。运盐的路程短了,效益就提高了。盐船到达泰州后,不能穿城而过,需要人工挑抬盐包过坝,城北地区从此喧闹起来。居民逐渐在这里聚集,商业中心在这里逐渐形成。泰东河的开通,使得城市的经济与商业中心向着城北转移,成为又一大动力,助推着泰州的迅猛发展。 
  回顾往昔:没有黄海,就没有海边成长起来的泰州大地;没有运盐河,淮水就流不到泰州,海陵县不知何时才能建立;没有南官河,长江水进不了泰州,里下河出江就没有水路;没有泰东河,盐场的盐不会便捷地从泰州过坝,城市的发展规模就受到影响。海水、淮水、江水,是泰州生存发展的命脉,运盐河、南官河、泰东河则是泰州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开河理水
  泰州位于长江冲击平原与里下河沉积平原之间,在两大平原发育的过程中,先是水网纵横的沼泽,没有成片陆地,也没有规则的河流,近似于现在的溱湖湿地。岁月蹉跎,人类繁衍,陆地逐渐增大,河流慢慢形成。但自然形成的河流往往没有规律,难以为人类所利用,必须进行治理。在对河流的治理与对水的利用上,泰州特别值得称道。
  历史文献中告诉我们,在泰州城南从西向东穿城而过运盐河,是2000多年挖的;由口岸到泰州南官河,是元末开辟的一条水上通道;从泰州达东台的泰东河,是明永乐初年开挖的。这3条河由西向东,从南往北的骨干河流,都是由人工挖而成的。
  泰州城外的护城河,是抗击金兵的产物。面对强悍的北方骑兵,一代又一代南宋军民,筑城挖濠,凭着城坚濠宽,成功地保卫了家园。也是在南宋,一位政绩卓著的州官,在泰州城里围绕着城,又开挖了东西2条市河,让城里的水活了起来。泰州城内外的主要河流也全是人工挖成的。
  除了运盐河、南官河、泰东河、护城河有明确记载是人工河以外,泰州的其它河流,差不多也全都是经人工治理过的。泰州城北老东河、老西河(又名卤汀河)、中间河(又名稻河)、草河、智堡河,是由泰州城通向里下河的重要河流,都呈南北向,比较规整。这些河地方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何时形成,更没有说明是自然河还是人工河。根据自然形成的河流有比较多的曲折,人工河流多数比较规整的常识,我们基本认定这几条河也是人工开挖的,起码每条河都经过人工整理,否则不会分布得如此合理,河道也不会有这般规整。
  泰州北郊,河网密布,土地肥沃,随着生齿繁衍,逐渐得到开发,但地势低洼,常被水淹,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聪明的水乡儿女,在水特别多,地特别少的浅水地区,创造了一种理水造田的方法。他们在进入枯水季节的冬季,不畏严寒,将低凹地区露出水面的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人为地建造成一个个水中小岛,当地人称为垛田。垛田面积不大,小的仅几个平米,大的也不超过几十平米;形状不一,方形、长方形、园形、椭圆形等都有;布局不规则,间距有大有小,全都因地制宜。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全是立体种植,除了顶面,周围的侧面全能栽种,因为临水,尤其便于浇灌。垛田置身水中,互不相连,非船不能行,只能隔岸相望,因而也有称之为隔岸田,进入其中,方向难辨,如同走进古人摆设的水中龙门阵。以致人们传说,泰州北郊的垛田是当年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现在还存有的少量垛田,大多种植油菜,每当清明前后,坐船进入垛田,观赏水中千岛式的垛田风光,蓝蓝的天,碧绿的水,金黄的油菜花,清新的空气,如诗如画。星罗棋布的垛田,不是来自天然,而是一代又一代水乡儿女治水理水的杰出作品。
敬水让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也会威胁生命的安全。在与水相邻的实践中,泰州人自古懂得对水要有所敬畏。西汉初年,海陵县诞生,始建县城。最早的海陵县城。就建在地势较高的古扬泰岗地上,从汉代的出土文物分析,大约就在今海陵区附近。就城址与海的关系看,县城没有与水争地,不是建在近海的海边,而是尽量多的远离大海。
  海陵建城,不仅远离大海,同时还注意到远离江水与淮水。当年吴王刘濞从广陵开运盐河(邗沟支道)通海陵,引来了淮水。运盐河在长江北岸,大致与长江平行。海陵建城时,没有选择在运盐河南面的长江与运盐河之间,更没有建在运盐河的两岸,而是在运盐河的北侧,并与运盐河有着数百米远的距离。从古县城与黄海、长江及运盐河淮水的关系看,远离了黄海、长江,同时和淮水也保持着一些距离。
  我国古人总结选址筑城的原则是:“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早期的海陵城,遵循了这一原则,虽靠近江、淮、海,但又其保持一定距离,既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又防止了水位上涨时给城市带来的危害。
  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泰州地区的古人类,从东向西逐渐西退。选择城址时,特别注意到城市和水之间的关系,更多的体现出适应着自然,对水的敬重与谦让。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泰州人夸耀自已的城市,泰州,泰州,太平之州。总结其历史经验,与城市最初的科学选址,尤其是对水的敬重不无关系。
  泰州东边的黄海,由于海水含盐量较高,自古就是淮南海盐生产的基地。但黄海在煮盐为泰州带来无穷福利的同时,也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灾祸。每当台风来临,海潮倒灌,卤水入侵,海边的盐灶、良田与住房会被淹没,有些人还会因此丧生。为保护海边农业和盐业的发展,由唐代的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指令地方官员,修筑了一条从阜宁至大丰全长140余里的拦海大堤,将汹涌的海水挡在了堤外。这条捍海大堤到北宋时多处溃缺,破败不堪。在范仲淹来泰州西溪任盐官时,以民之疾苦为重,呈折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请求修筑捍海堰工程,后经宋仁宗批准,委任他为兴化县令,主持筑堰。范仲淹征集了通州、泰州、楚州、海州4万多民夫,实行“移堤势而西,稍避其冲”的策略,从唐常丰堰向西退让一些距离,让地于水,筑成绵亘数百里的大海堤。此后,再无海潮倒灌之灾,农事、盐课两得其利。人们为纪念范公,称此堤为”范公堤。范公堤移堤而西,让地于水的做法,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
  泰州城里,除了东西市河、玉带河、中市河外,还有太子港、小西湖、芦洲、昭昭汪、夏家汪、游府汪、长汪、王家汪、陈家汪等水域。这些零星的小河小沟,前人没有随意填埋,尽量给予保护,就是这些小沟小河与城里的东西市河、中市河、玉带河一起,为城里人生活提供了太多方便,更为多雨、暴雨时节防洪排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治水新功
  新中国建立不久,为了彻底根治水害,造福人民,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从1951年冬到1952年春, 130万水利大军,开挖了一条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为淮河打通了一条入海道,减少了里下河的水患。泰州所属区域内的民工,也就是我们的父辈(或祖辈),参加了当年的治淮工程。
  1953年,在泰州城西北都天行宫旁,兴建泰州船闸,结束了自明初以来上下河相隔560多年的历史,里下河的船只通过泰州船闸可以通江达海,苏南的货物也可从泰州船闸直接运往里下河。苏北阜宁、盐城、兴化、大丰、东台、溱潼等地区的客轮,相继通过泰州船闸,经高港往来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泰州作为里下河门户的地位更加突出。1966年泰州船闸又经扩建,原闸北段闸室加长100米,过闸通航能力显着增加,经济效益随之大大提高 。
  1957年泰州到龙窝的南官河航道进行了整治,全长20.52公里,挖土方136万立方米;1964年南官河从周山河到寺巷口再次整治,全长12公里,2.2万人参加,挖土10万立方米;1959年周山河工程开工,西起南官河,东至西姜黄河,全长26.5公里,用工8万,挖土922.5万立方米,受益农田40万亩;1960年通扬运河疏浚,历时42天,完成土方126万立方米。
  1957~1960年,西城河大浦头建涵闸,通往稻河头的臭沟头;东城河觉正寺与原食品厂附近,分别建涵闸通智堡河与草河。3处从城河通往下河的涵闸,使数百年相隔的上下河水得以贯通,稻河、草河及智堡河水质得到很大改善,沿河两岸群众从此用上了由城河流来的上河水。
  1958年,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通扬运河,因河面较窄,船舶运输困难,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进行拓宽,通扬运河浚通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沿河有宜陵、泰州、姜堰、海安、如皋诸城镇,拆迁任务大,后决定以泰州赵公桥为河中心,另开一条新河,向东经姜堰至海安,向西经宜陵折向芒稻河。新河线地势低、村庄少、拆迁费用低,全长69公里,为区别新旧两河,新河名新通扬运河,旧河称老通扬运河。1968年,新通扬运河泰州境内西至界沟,东至泰东河口全长11公里河段,又拓宽加深。
  位于泰州市与扬州市交界处引江河,是一项特别重大的水利工程,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取水口。该工程南起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全长24公里,河底高程负5~5.5米,河底宽80米,过水能力每秒600立方米,沿线兴建10座跨河桥梁,总投资近12亿元人民币,1999年9月竣工。泰州引江河的建成,拉近了泰州与长江的距离,形成江城一体的城市新格局,增加了南水北调的供水能力,提高了里下河地区和通南地区的灌排标准,促进了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的航运发展,为苏北地区改善水质、沿海冲淤保港、实施滩涂开发提供了充足水源,是一项以引水为主,灌溉、排涝、航运、生态、旅游综合水利工程,被誉为中国的“莱茵河”,泰州的母亲河。
  泰州城东南原沿河乡,有一条北起老通扬运河,南接翻身河用于农田灌溉的引水河。地级泰州市成立后,城市迅速扩大,原河两边的农田成了新区里的住宅区。市水利部门为优化城市水环境,对此河进行了拓宽、浚深、南进、北延的改造,在原有2710.米的基础上新开2350米,并穿过老通扬运河向北连接上护城河的东南月河,除引、排、航功能外,还增加了文化旅游功能,成为东城河景区南延的水上旅游新干线。新河设计采用了大直小弯、大河小湖、大绿小岛、大水小山、大土方小建筑,大文化小景区的理念,以凤凰命名,沿河设置了以凤凰为主题“百凤晴云”、“天凤回眸”、“凤冠溢彩”、“鸾凤呈祥”、“有凤来仪”、“凌云观凤”、“凤祥泰州”以及“樱岛春晓”、“碧血莲池”、“银杏飘金”、“治水情深”等景点,受到国家水利部的赞扬,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地级泰州市组建后,市水利部门又在堵塞了几百年的鲍坝破坝建闸,使东城河二水厂的水得以从鲍坝流向下河,极大地改善了二水厂的水质。为从根本上解决泰州500万人民的吃水安全,市政府关注民生,从高港永安洲前的长江里,引江水进入泰州,使泰州人直接喝上真正的长江水。此项造福于民的工程,作为地级市首届政府的一大政绩,将永载史册。
  新世纪以来,泰州市为开发护城河,发展旅游,成立了凤城河管理委员会。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已取得显着成绩,城河两岸新建望海楼、文会堂、清风阁、桃园等景点,修建了古城墙,保护了宋代砖砌的地下工程,复建了孔尚任寓居泰州的古迹——陈庵,又新辟了三水湾景区,使城河成为国家4A级景区。
  新中国建立以来,泰州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挖新河,竣旧河,造船闸,开涵洞,建水景,特别是自来水取水长江等水利工程,承前启后,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在泰州水利史上建立了新的功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庆历税印
下一篇:泰州的盐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