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泊巷

2017-05-31 10:53: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河泊巷位于北门外,东起破桥北街,西至海陵北路,长约80米,因旧时河泊所设于此,故曾名河泊所巷,后更今名。此巷《道光泰州志》有载。
  据夏耐庵《吴陵野记》载:“河泊所为旧官署名,掌收渔课,其缺久废,今城北有河泊所巷,其旧官署所在地欤。”《辞海》有“渔课”词目:“渔课  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渔业所征的税,汉武帝时曾收渔税,称海租,后停。东汉立水官收渔税。南朝就鱼塘、鱼池征税。五代长江中下游和沿海浙、闽、粤各地都就鱼塘征课。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改对鱼的交易收税。元明在各地设河泊所,向渔民课税,以湖广为最多,岁有定额,负担很重,渔民相率逃亡,于是把渔税摊征于民田。清沿明制,将江、浙、赣等省渔课并入地丁征收。沿海地方,除渔课外,还有渔船税。国民政府曾于1928年征收江浙两省渔税,1931年撤消。”河泊所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渔业课税的征解及籍定、编审渔业人户两大事务。明代,在全国各地水域包括沿海地区普遍设置河泊所,泰州亦设有此官署。清代沿袭明代渔政制度。据康熙《扬州府志》卷四〈赋设志下〉载,“泰州合计共人丁六万四千三百零三丁,河泊所共实在人丁三千一百二十丁”。清建国后不久,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对河泊所的裁、并。到康熙二十二年全国仅剩下21个河泊所,时至清代后期光绪年间,全国之河泊所已一无所存。夏耐庵先生只说“其缺久废”,至于泰州河泊所裁革于何时,则无案可稽。道咸时州邑诗人赵瑜有《竹枝词》咏怀此巷:“官衔名巷岂无因,怀古悠然一怆神。绝世风流河泊所,当年毕竟住河人。”
  河泊巷迄今基本完整,仅巷西端在海陵北路拓宽时拆去10米许一段。青砖黛瓦,寻常人家,仍具旧时风貌。
 
                                                        (张洪伦)

相关热词搜索:河泊巷

上一篇:钟楼巷
下一篇:管王庙巷与管王庙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