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路

2017-05-31 15:26: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西仓路,原名西仓大街,东起西坝口连接东进东路,西至东进西路,全长约 1.1千米。为横贯市区的主要干道之一。路西端旧有明代在常丰仓故址营建的西仓,故名。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宫府鉴于江水直灌里下河之患,在北门外下官运盐河入口处建东西二坝,以消弭水灾。从此上、下河被隔开,往来船只必须过坝,东西两坝口及北城河沿地段遂成盐、粮转运中心。清代在郁浦东设泰坝监掣署,泰属十一场(富安、安丰、东台、丁溪等)的盐引,由场船运至泰州后须经坝署称掣,然后另雇屯船运送仪征批验查核,再运往皖、赣、湘、鄂各引岸。清人汪琴山在一首《竹枝词》中生动地描述了坝署后盐船林立的繁忙景象,诗云:“来往行船唱棹歌,淮南盐舶北门多。不知清化桥头水,近日平添几尺波。”当年稻河三浦——马浦、大浦、郁浦,老西河边西浦,挑夫千计,抬盐过坝,邪许之声,日夕不断。西仓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四浦陆续形成了街道,各以浦名相称,即马浦街、大浦街、郁浦街和西浦街。
  泰坝监掣署始设于清雍正十一年(1734年),初无衙署,治事舟中。次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甫接任即大兴土木,在郁浦街东侧建造坝署,州人俗呼“泰坝衙门”。坝署气势恢弘,南北进深六间,东西纵向三排,厅室五十一间。大门口有左右照壁,左坊榜曰“肃鹾裕运”,右坊榜曰“秉掣持平”。署门东壁嵌横石两方,一刻高氏隶书“盐津总会”四大字,另一刻其行草《泰坝记事》诗三章。
  清末,光绪甲午科状元、实业家张謇率先在南通地区使用日晒成盐技术,成立盐垦公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张謇出任实业总长,兼两淮盐政总理,他力主淮南盐区的结构调整,自此盐场由淮南逐渐转移至淮北。区域的调整,使泰州从民国二年(1913年)起开始退出相沿两千多年的海盐生产历史舞台。西仓盐业一落千丈,抬盐过坝逐步销声匿迹,坝署盛况成了西仓人叙说的往事。南京政府时期,财政部两淮盐务税警一部曾驻于署内。建国后,坝署先后为苏北贸易公司、百货批发站及劳保用品门市部所用。历经街道拓宽与旧城改造两次动作后,古老坝署,荡然无存,遗址在今大浦小学校门对面略偏西处。
  盐业衰落后的西仓街仍然是一条热闹的街道,人烟稠密,巷陌纵横,路两侧南北走向的街巷近达二十条之多。除上面述及的以盐浦命名的四条街道外,尚有卓家巷、仇家巷(后更名劳动巷)、马家巷、百花潭巷、水巷、同春巷、太平巷、二圈门巷(已上位于路北侧)、严家巷、郁浦巷、李八巷、小蓬莱巷(后改名团结巷)、胜春巷(建青年桥时消亡)、水巷(南段)、夹剪巷(以上在路南侧)。西仓街又是西郊农民进出市区的必经之路,条石铺成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重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
  西仓街上店铺与民居交错,大门洞开后的门堂、天井给这条熙熙攘攘的长街增添了几分古意。全街最大的两座私人住宅在坝署东百武处,隔街相望。张氏宅第建于清中叶,在路北侧,栋宇崇宏,连绵近百间,是张氏族人聚居之所。叶氏住宅面河而建,有楼,即乡邑诗人储树人咏及的“叶家楼”,诗句云“叶家楼在上河边,三浦相连共一川。”日伪时期,该楼为日本人占用,开设洋行。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浦小学拆除此楼,扩建为校舍。大浦小学在叶家楼西侧,该校创建于1911年,由栖贤庵改建而成,初名自西初等小学堂,筹办者为陈康、叶武、夏彭甲等五人,故一度更名伍成小学,因校址在大浦头,最后定名大浦小学。百年老校,弦歌不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这儿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
  西仓街原有两多,一是米店多,在近十家米店中,首屈一指者是百花潭巷西侧的泰丰米号,店房九十间,备有柴油机一部,机器碾米,是西仓街第一家具有机械加工能力的作坊。二是油店多,坝署东蒋氏油店,资金最为雄厚。其对面是全街最“洋气”的建筑——万花楼旅馆,二楼有廊沿临街,旅客可凭栏观望街景。坝署东较大的店铺还有盛成南货店、大吉祥茶食店、鼎盛馆茶食店以及黄春源酱园店。小磨麻油是泰州特产,1929年曾获西湖博览会一等奖,同年省农矿厅举办的农产物品展览质量评比中,黄春源酱园店生产的麻油荣获三等奖。水巷口姚恒和酱园店生产的麻油,亦香味浓郁,色泽清纯。
  西浦迤西,料大的商店有庄恒昌南货店、孙丰泰茶叶店、赵广春中药店与汪恒顺酱园店。史姓是这一带的大姓,邑人夏兆麟《吴陵野记》里就有“吾泰西仓,史称著姓”的记载,史氏族人遍布街两侧,里人戏谑之曰“死(史)半街”。
  小三元、小沧浪、百花潭、西泉是西仓历史悠久的四家浴室,颁布在马浦与西浦之间。道光时州人王广业在《海陵竹枝词》中曾咏道:“大浦西来马浦过,屯船麋集老西河。浴堂茶肆知多少,到此招牌小小多。“诗后注曰:“泰邑浴堂茶肆约五十余所,小龙团、小沧浪、小蓬莱、小三元。以小为名者,多在于西,亦奇。”民初,小沧浪更名新兴。建国后,不少工厂自建浴室,一些老浴室相继被淘汰。四家老字号,最后仅存西泉浴室,2003年迁至都天庙东营业。小蓬莱茶社在青年桥北堍小蓬莱巷口,此巷得名于茶社。茶社后改名西来轩,以后改作米店。1973年易巷名为团结巷。
  旧时,西仓街有佛、道庙院五座。雨花禅院与火星庙毗邻,在大浦街,后者为道庙。晏公庙坐落于西浦南端,临街,祀水神晏公。晏公传说名晏戍仔,江西临江府人,为人正直不阿,平生疾恶如仇,死后化为水神,明初诏封显应平浪候。与百花潭巷北面的李文靖公庙(俗呼小郎庙)一样,往来盐艘、货船敬礼备至,祈求航运平安,经年香火不绝。毘卢禅院在二圈门巷口西侧,俗称西斗宫。都天行宫,位于西仓桥东引桥下,又称都天庙,祀唐开元末安禄山叛乱时,死守睢阳、城破不屈而死的大将张巡,殿中悬有李鸿章任两江总督时题写的《江淮保障》匾额。此庙规模甚大,进山门有两层戏台一座,翘角飞檐,小巧得体。庙东为社稷坛、普济堂、贫儿院,建国后这四处一并改作百货公司仓库。2004年市政部门拆除庙东仓库,建“西仓游园”。原社稷坛中的两株银杏树,枝繁叶茂,华盖参天。数百载风雨相伴,阅尽沧桑变迁。
  1955年后,各行各业先后纳入了国营与集体商业的范围,沿街店铺大幅度减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这条古老的街道注入了新的活力。1984年,青年路纵穿百花潭巷西侧向北延伸至扬州路,西仓路人流量再次上升。三里长街,商店鳞次栉比,西浦迤西路段则专门经营五交化、机电产品,西仓路再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西仓路的改造工程已进行多年,迄今为止,西浦以西路两侧的拆迁工作基本完成,西浦以东地段的新建工程已大部分告竣。具有雍容、宽坦特色的新西仓路的全面建成,为期不远。
  2002年市水利等部门,在西浦头新建成老西河涵闸,沟通西城河和老西河水系,配以古典建筑风格的管理用房,并特制《泰坝掣盐》雕塑一座,将《两淮盐法志》所绘“泰坝监掣图”镌刻其后,展现了具有丰厚盐文化的西仓路的历史风貌,也为新西仓路增添了一处颇具特色的景观。
 
                                                       (张洪伦)
 

相关热词搜索:西仓路

上一篇:斌园巷
下一篇:新桥路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