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儿巷

2017-05-31 14:54: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多儿巷位于泰州北门外稻河头北侧,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巷西头与大天德巷相接,东头和南北向的时家巷与五条巷为邻。从多儿巷东行沿时家巷向南,过稻河上的板桥,就进入泰州热闹的新桥口与大浦头,如再向东就是繁华的坡子街,往西就是西仓大街。多儿巷原名兔儿巷,传说古代巷中一户人家妇女生养时,见到一只白兔,有吉祥之兆,就名巷子为兔儿巷,后因“兔”与“多”读音相近,且又更为吉祥,更为好记、好听、好叫,于是又改称多儿巷。
  多儿巷的多儿一词,也寓意人丁兴旺,多儿多女,大富大贵。与旧时泰州民间企求多子的民俗有关。旧社会生产力低下,不少人家都把家族兴旺,寄托在子孙上,总以为子孙越多,福气越大。泰州的求子习俗有到寺庙烧香许愿,有到泰山后边跑百子桥,有到城西张仙祠乞泥丸,有向名树扣红布带,也有亲朋好友送船篙、送桥砖、送麒麟、送红灯等。特别是在泰州的婚俗里,一对新人在经过做媒、访亲、发贴、算命、回好、拜亲、送信、铺房等婚前礼节后,于花轿迎娶的途中,还特意要把花轿绕道经过百子桥、多儿巷,至新郎家堂前,这就使得多儿巷在泰州更加家喻户晓。当代泰州学者周志陶先生有一首《巧对话街坊》词:“吴陵忆,巧对话街坊。湾子街联多儿巷,打牛汪偶斗鸡场,牛市配渔行。”内中全是泰州很具地方特色的古地名。
  多儿巷与稻河为邻,地理位置优越。稻河本是一条里下河粮仓与海边盐场运粮、运盐到泰州的主要河道,来往船只整日塞满河中,明、清以来河南头的泰州西仓地区繁华了四五百年,多儿巷就靠这里的新桥口与大浦头(码头)。居住在多儿巷附近的住户,长期以来是泰州一些较为富有的商贾之家。多儿巷的巷子不宽,最宽处不足2米,长度也只百米左右,但地势较高,巷子当中麻石铺地,两侧房屋质量较好,一色的青砖小瓦,排列有序的院落彼此相连。
  多儿巷内有一组居民住宅,颇具特色。其建筑既和周围民居形式相类似,又与其他房屋的布局有较大不同。此宅位巷子北侧,面巷朝南。东边前后三进,为大门、厨房、书房依次排列,中有小天井相隔。西边只有二进,由厅屋、堂屋,一厅一堂组成。东西两边除书房与堂屋成一排外,其余都不在一排。宅大门前有3级石阶,进大门为小天井,从天井向北是东边的小厨房,向西到厅屋前大天井。西侧天井南边是围墙,北为厅屋。厅屋面阔3间,圆作抬梁式结构,当心间前、后安装长格扇,两边安短格扇。厅屋北也是天井,内有花木点缀,还放有2只釉陶大水缸。天井北边是3间堂屋,圆作穿斗式结构,当心间立中柱,两边用隔板隔成东、西两房间。在当心间的二桁下安长格扇,前面形成1间廊檐;两旁房间的檐桁下安装短窗和木槛墙,使房间南北空间较当中一间稍长。堂屋的金柱上用披麻作灰,上有卷杀,下垫木础,梁架及榫卯也较古老,初步鉴定厅、堂为清代中期建筑。东部厨房北也有小天井,小天井向西可通堂屋,向东迎面是一间小小的书房。书房的南立面开矮窗,面积不大,却极为安静温馨,是读书作业的佳境。此宅占地面积不大,分区合理,主次分清,建筑布局别有特色,主体建筑在西部,东部为附属用房,在泰州旧城改造时,作为特色民居被完好保留。
  该宅主人原为泰州陈氏。清咸(丰)同(治)年间,为避太平军,一些安徽商人辗转江苏。这时绩溪的胡氏从安徽先到泰兴黄桥落脚,后至姜堰白米安身,在姜发展的同时,又来到泰州。胡氏来泰经商时,先住城北肖家巷,不久就搬到靠近肖家巷的多儿巷这处民居里,并在距多儿巷不远的城北彩衣街上开设了一所“胡源泰”茶叶店。胡氏的长子今党中央总书记锦涛,从小就生活在肖家巷与多儿巷的内,住在多儿巷长达十多年。他先到离家不远的五巷小学读初小,后入附近的大浦小学读高小,小学毕业后升入泰州二中,初中读完后,进江苏省泰州中学读高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整个青少年时代,胡锦涛几乎就是在泰州的多儿巷长大的。多儿巷为古城泰州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 黄炳煜)
 
 
 

相关热词搜索:多儿巷

上一篇:尚书巷
下一篇:百岁巷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