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炮巷

2017-05-31 10:57: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铁炮巷位于海陵区城中青年路东侧,南起五一路,北至洧水市场,相传唐尉迟恭在此铸造铁炮而得名。铁炮系用生铁铸造内装火药和铁砂的古代兵器,伴随火药发明之后而开始出现。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火药首先是由我国所发明。火药和造纸、印刷、指南针是我国宋代最为著名的四大发明。宋代之前全世界尚未有火药问世,而用火药的铁炮则更没有可能会就有生产。我国自宋代火药发明后,到了元代,才开始有用火药的小型铜铳,直至明代才开始铸造铁炮,传说唐尉迟恭在泰州铸造铁炮当属民间传说,并不可信。既然唐尉迟恭没有可能在泰州铸造铁炮,那泰州的铁炮巷又是怎么来的呢?清道光年间,有一位家住铁炮巷东侧的学者夏荃,在他的《退庵笔记》中对此作了说明。他说他家西边折北有条巷子称铁炮巷,相沿已久,本是铁盘厂所讹传。告诉我们是铁盘厂讹传为铁炮巷。铁盘厂是古代生产铁盘的工场,而铁盘则是用于煮盐的一种工具。明嘉靖《惟扬志》上有铁盘厂在泰州西门内的记载。铁盘是古代海边盐民的煮盐工具,用生铁铸成,广袤数丈,用矮墙架空,下面燃烧柴火,将达到一定浓度的盐(卤)水加入其中,使之成为结晶的海盐,一天能煮300斤以上。由于古代制盐紧紧控制在盐官手中,所以铁盘的铸造也就只能由官府统一制作,铁盘厂也就应运而生。前几年在江苏盐城出土的一件古代制盐的大铁盘上,就铸有盐官铸发的字样。泰州古称海陵,东临黄海,是海盐的重要产地,早在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就在此海边煮海为盐,成为当时最为富有的诸侯王国。至唐代全国设十大盐监,海陵为十监之首。宋代泰州海陵一监的盐赋为钱六七百万缗,超过唐代全国盐赋的总数,吕夷简、范仲淹、晏殊三丞相都曾任泰州西溪盐官。在海盐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泰州设立官办生产煮盐用的铁盘也就顺理成章了。据《泰州志》记载,清道光四、五年间,住在铁盘厂附近居民高氏折园中房屋掘地时,就曾得到重数十斤不等的铁渣。在上世纪80年代,位于古铁盘厂西侧的今海陵区教育局,建造大楼时挖地基时,也曾挖到过许多铁渣,说明古代这里确实就是生产煮盐用铁盘工场。星旋地转,黄海东去,沧海变桑田,铁盘厂也时过境迁,明嘉靖六年(1527)泰州知州王臣把铁盘厂改成了预备仓,再以后此处就变成了民居。铁盘厂渐渐被遗忘,以致就讹传为铁炮巷。铁炮巷的南头东侧,曾居住过泰州一位文化名人叫夏荃。夏荃,字文若,号退庵,一生嗜好金石,“断垣残础,罗掘殆遍”。又倾毕生精力著《退庵笔记》16卷,将泰州有史以来至清道光他在世时的掌故、逸事,进行考证修订。并从131种古籍中摘录出有关泰州的文字记载,编成《梓里旧闻》。还用很大功夫编辑了《海陵文征》、《海陵诗征》等,为后人了解、研究泰州历史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对地方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夏荃故居有穿堂、后楼等建筑,青砖小瓦,硬山屋面。穿堂3间,圆作穿斗式梁架结构,当心间用中柱,柱头有卷杀,柱下垫木础,中柱两侧有木隔板。后楼面阔5间,两边又有厢楼各2间,形似古代两头大中间较小的铜门锁,当地称“锁”式楼,楼前砖细门楼,精工细作,两边高墙耸立,中间天井是大块青石板地面,用大青砖砌墙,山头为砖细博风,楼下前檐有一层盖瓦屋面,下面也是又宽又厚的青色阶沿石,楼上走廊三面相通,外侧有木栏,梁架结构为圆作5架梁抬梁式,前后加单步梁,用材粗大,柱下垫木础,柱头用卷杀,有较强的明末清初民居的时代特征,无论是远看还是近观,仍然是一派大户人家的模样,是泰州目前为数不多的古民居楼屋之一。堂屋前原有厅屋、照厅各一进,照厅在2001年拓宽五一路时拆除,厅屋为楠木结构,明式建筑,后在拓宽五一路时被误拆。故宅西边面铁炮巷,尚有部分建筑,后从故居中分出。是1986年泰州市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炳煜)
 

相关热词搜索:铁炮巷

上一篇:旗杆巷 杀猪巷
下一篇:歌舞巷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