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地方改名应多一点审慎,少一点任性

地方改名应多一点审慎,少一点任性

2016-08-25 15:38: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评论:0    点击:
  因为在征集新地名的通告中附上了暂时拟定的地名“定军山市”,这些日子陕西勉县吸引了不少关注。有人就提议,算一下因为改地名而增加的开支,更名之后,单是换印章牌匾,一个县就可能花掉上百万元。(8月3日《人民日报》)
  真算起经济账来,岂止是上百万元能打住的,加上连锁反应附加效应,可能要花费更多的钱。
  当然有一种代表观点认为,改地名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虽然牺牲眼前一点利益,但是可以提高知名度,可以换来长远的利益滚滚。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美,好像也有例子为证。比如,说起云南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就有当地人认为改名之后,当地原本发展就不错的茶业越来越红火。但这仅是个例,况且也没有详细确凿的调查证据证明确实利大于弊。如果将来不是红利滚滚,你找当时的决策者还能找得到吗?
  另外,改地名不能光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感情账、文化账、效应账。
  从民生来说,仅仅改身份证驾驶证不但麻烦还损耗民生财力。如果一个100万人的城市,仅仅身份证一项就会让市民为此支付几千万元,这比政府改名财政所花的那些钱可要多了去了。
  从感情来说,人们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它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人民日报》曾报道:一位老兵回乡,发现名字变了后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从文化上说,地名的文化传承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它既承载着城市的历史积淀,又反映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它凝聚着当地群众的归属感,随意换地名,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强拆”。或许有人说,我们恢复历史名称,这不就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吗?这种理解是偏颇的。文化传承是一条链子,只要这个地名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它同样就承载着这个历史阶段的文化。
  从效应上来说,一个城市改名,可能对下面的乡镇和村居带来影响示范效应。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有超过6万个乡镇和40万个村,名称被废弃。有统计显示,因1980年至2003年的旧城改造,北京市旧城区的胡同地名消失了40%;从1984年到2005年,杭州仅上城区就消失里弄360余条;1991年至2000年,广州老地名就消失了1031个……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它寄寓了世人的美好记忆,还保留着生动的历史现场。粗暴易名,无异于斩断文化命脉。即便改回原名,也是劳民伤财。改还是不改,必须遵循程序正义,更需倾听民众意见,多一点审慎少一点任性,多一些法制少一些人治。

相关热词搜索:多一点 地方

上一篇:勤于改地名 是“懒政”更是“虚政”
下一篇:【预公示公告】关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命名的预公示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