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河

2017-05-31 16:22: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城河围于泰州老城(即海陵县城)四周。我国古代的都邑和城市一般都在四周筑以城垣,在建筑城垣的同时还要在墙垣外侧开挖护城河道,构成城池,一为增加城市防守能力,二为供给城内水源。泰州城河因其正方形的平面布置,又以其和市河组合共构“双水绕城”的独有格局,而独享盛誉。
  清朝的相关志书“河渠”一节对城河的纪述主要为:⑴“西城河:官运河水至城南西河咀掣盐亭入北注西门外为城濠”,这一段指的是现在的南官河城区段;⑵“西浦:自西城濠北注为西浦,又北抵西坝新桥口,又东抵税房耳门口为西北城濠”。此段所述即为现从西城河的西仓桥盘角向东至青年桥之西北一段的城河,或可谓北城河西段。⑶“南城河:西自南河咀入,东自万善桥入”,此段民国二年尚存,现西段已填平消失,东段尚存。⑷“东城河:位原城墙东侧,自东凤凰墩向北至觉正寺,尚存。
  泰州有关城河的历史记载甚少,“南唐开国之初海陵制置院使(泰州剌史)褚仁规(字可则,广陵人)于升元元年(937年)所挖”。城河宽1丈2尺(3.75米)。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泰州通判曾修城浚濠,濠宽5丈(15.14米),淳熙十年(1183年)知州万锺在城上建东、西、北三座水门。宝庆三年(1227年)知州陈垓大挖城河,将东、西、北三面城河拓宽,对南城河进行了浚深,城河通长13里(7118米)宽20丈(61米)、深2丈(6米)。端平四年(1234年)再次整治城河,使城河的宽和深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又加挖四角月河(城角的河弯如月亮,故名)。淳佑三年(1255年)又增开月城四门外城河,并围着月城外边,修了一条和城河相连的河边道路,使城外沿城河一周相互通连,以增强州城防御能力。此时州城4个城门,加上4座月城,有8座城门,还有东、南、西、北4座水门。城内外交通是依靠南、北两座城门外架在城河上的吊桥,而东、西城门则依靠舟楫来往。南宋泰州的州城城坚濠宽,攻取不易,因而确保了一方平安。
  元、明两代,州城又经多次大、小修理,其间明初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在一场血腥的大战后兴工修筑泰州州城,城周长二千零三丈二尺(6230米)城濠通长二千二百八十五丈(7403米),宽五十二丈(161米),深一丈(3.42米)。清乾隆后期泰州城经过了最后一次大修,城河东北角宽270米,东南角宽281米,西南角宽27米,西北角宽260米。在古时的战争年代,又宽又深的城河,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障,使泰州成为太平之州数百年。城河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呵护着泰州数十代父老乡亲,与州人相依为命。泰州人对他们居住的这座城市里的城河,有着极为深厚、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
 
                                              (董文虎)
 

相关热词搜索:城河

上一篇:运盐河
下一篇:东城河

分享到: 收藏
【打印此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投诉举报  |  网站导航  

联系:

海陵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版权 泰无聊技术支持